2025年3月19日
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今年新增設「人工智能影坊」(AI Hub),同場更有一系列圍繞AI議題的論壇。在「整裝待發:迎接人工智能新機遇」的論壇上,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製作團隊:上海虹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熠熠和光相關負責人分享了AI特效製作經驗,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對於影視業的影響尚停留在輔助階段,並認為人類導演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人工智能影坊」啟動儀式上,香港貿易服務業拓展總監張詩慧表示,人工智能在影視業的創新應用愈來愈廣泛。香港國際影視展上,一眾嘉賓和學者就此議題展開深度討論,展望未來行業發展前景。
同一日,大會舉行了焦點主題論壇「整裝待發:迎接人工智慧新機遇」。論壇上,上海紅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製片人于志新、熠熠和光副總經理劉保妤作為其中的講者嘉賓,以公司參與製作的電影《哪吒2》為例,分享AI在幫助電影創作上所發揮的作用,表示人工智能現階段尚在一個比較前期的作用,可以大幅度提升製作效率,但並不能替代人類導演的創意製作。
劉保妤補充,熠熠和光主要參與《哪吒2》聲音的製作,人工智能可以進行一些降噪處理,且可以用數據識別聲音。至於美學創意方面,還需要導演的完成。她認為公司對於人工智能的應用還包括生成字幕、基礎調色等等。
于志新也認為,目前人工智能對於影視行業的運用,還無法達到比較複雜的階段。今次參與製作《哪吒2》,人工智能主要運用在美術前期,比如渲染優化等,以提升渲染效率。他認為,人工智能可以極大提升電影人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但是,在面對一部比較長的動畫電影,想要保持整體畫面的統一、動作捕捉等,依然需要人力製作。
美亞娛樂資訊集團董事總經理李燈旭以推動香港電影如何在海內外發展為例,指出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推動宣傳和可以收集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們的喜好,從而構建數據模型,更好地實現項目的落地和推廣。
其他參與嘉賓講者也圍繞議題發表觀點,紛紛表示人工智能在影視行業的運用是大勢所趨,會重塑整個行業發展。一眾講者都認為,應敢於擁抱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在重視傳統藝術的同時,更要不斷探索發現,拓展人工智能在影視運用方面的更多可能性,繼而幫助創作本身。